4月23日,福建醫(yī)科大學研究團隊在期刊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&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》上發(fā)表了題為“Tumor-suppressive miR-4732-3p is sorted into fucosylated exosome by hnRNPK to avoid the inhibition of lung cancer progression”的研究論文,本研究為非小細胞肺癌提供了一個有前景的生物標志物,并通過靶向hnRNPK阻止miR-4732-3p從非小細胞肺癌細胞中“外泌體逃逸”,為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。文章共同作者包括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琦博士、劉城秀博士,熱景生物作為合作單位為研究的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持。
在本項研究中,福建醫(yī)科大學研究團隊創(chuàng)新性地應用小扁豆凝集素(Lens culinaris agglutinin, LCA)-磁珠偶聯(lián)物構建的巖藻糖捕獲平臺,有效地實現(xiàn)了對源自細胞的巖藻糖基化外泌體的高度分離,并證實其在富集腫瘤源性外泌體方面的優(yōu)越性能。同時,我們聯(lián)合使用了糖捕獲技術、全自動核酸提取設備和qRT-PCR方法,成功從血清樣本中分離并定量檢測出巖藻糖基化外泌體所含miRNA的表達水平。實驗結果顯示,miR-4732-3p在非小細胞肺癌(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, NSCLC)患者血清巖藻糖基化外泌體中的表達量顯著增加。隨后,通過熒光原位雜交和qRT-PCR法對NSCLC組織進行檢測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miR-4732-3p在NSCLC組織中表達相對較低。利用Kaplan-Meier生存曲線分析,我們還揭示了miR-4732(miR-4732-3p的完整序列)的表達水平與NSCLC患者的總體生存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,提示miR-4732-3p可能作為NSCLC患者的保護性分子,在對抗NSCLC進展的過程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